2019/06/22(三)
西元1453年,鄂圖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,將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堡,並定都於伊斯坦堡。西元1459年,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興建托普卡匹皇宮,至於皇宮的完工時間有兩個說法,一為西元1465年,一為1460年代後期。
2019/06/22(三)
西元1453年,鄂圖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,將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堡,並定都於伊斯坦堡。西元1459年,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興建托普卡匹皇宮,至於皇宮的完工時間有兩個說法,一為西元1465年,一為1460年代後期。
2019/06/22(一)
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黑海和馬爾馬拉內海,將土耳其第一大城市「伊斯坦堡」分隔為歐洲與亞洲兩部分;從馬爾馬拉內海伸入歐洲大陸的天然港灣「金角灣」,進一步將伊斯坦堡的歐洲部分劃分為老城區和新城區。
2019/06/20(一)
「鹽湖」顧名思義就是「很鹹」的湖,多數位於乾旱或半乾旱型氣候的高原或是封閉的山谷,因為湖水的蒸發量大於湖水的補充量,以至於湖水的含鹽度高。通常鹽湖的水都不深,當天氣晴朗時,湖面上薄薄的水面,結合湖底晶瑩剔透的結晶鹽,彷彿一面「天空之鏡」,清晰倒映藍天白雲,呈現絕美景觀。
2019/06/19(三)
數百萬年前的火山爆發,造就了卡帕多其亞奇妙的喀斯特地形;青銅器時代起,從最初的洞穴,逐漸擴展成生活空間、修道院、城堡乃至整個地下城市,為了生存,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類慢慢鑿刻出卡帕多其亞獨特的岩石建築,這些卡帕多其亞的岩石遺址,在198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。
2019/06/19(一)
幾百萬年前的火山爆發,大量的火山熔岩、火山灰覆蓋了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的卡帕多其亞地區,經過長年風霜雨雪的侵蝕和自然風化,大自然為卡帕多其亞雕琢出奇妙的喀斯特地貌,嶙峋的奇岩怪石遍布大地,是世界自然遺產之一,也是旅客到土耳其觀光的必訪之地。
2019/06/18
古代絲路串起當時歐亞大陸間的商業往來,絲路上的驛站除了提供來往商隊的食宿,也保障了商隊的安全。土耳其是古絲路西段的國家,土國境內古絲路上的城市設有許多驛站,一些古驛站留存至今,也有一些驛站改建成餐廳。
2019/06/17(二)
土耳其的幅員遼闊,從棉堡到孔亞365公里,拉車雖然耗時,但因為途中穿插了第納爾休息站「罌粟籽蜂蜜優格」的點心時間,還有阿克謝希爾的午餐時間,況且沿途窗外景色豪邁壯麗,雖然加上休息、吃飯的時間,花了將近七個小時才到孔亞,旅程上倒不覺得無聊。
2019/06/17(一)
"Pamukkale"音譯為「巴穆嘉麗」,而"Pamukkale"土耳其語的意思是「棉花宮殿」,所以「巴穆嘉麗」又稱為「棉堡」。棉堡不是城堡,而是因為富含碳酸鈣的溫泉水長期鈣化沉積,形成一處高約160公尺,長約2700公尺,有如白色梯田的石灰棚地貌。
2019/06/16(二)
從南方出入口進入遺址,沿著大理石鋪設的克里斯特大街往下走,過了「海克力斯之門」,街道的兩旁有噴泉、神廟還有豪宅,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以弗所古城的代表性地標,兩層樓立面的「塞爾蘇斯圖書館」矗立在前方。
2019/06/16(一)
以弗所又稱艾索菲斯,是幾千年前就存在的城市,是羅馬共和國(西元前509年到西元前27年之間的一個政體)亞細亞省的省會,被譽為「亞洲第一個和最大的大都會」,位於現今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茲米爾南邊大約50公里處。時代的更迭,還有大地震的天災,以弗所歷經幾次的破壞、重建,最後被埋在滾滾黃土下消失,直到19世紀後半開始進行考古挖掘,才重新現蹤,而一百多年來的挖掘,也只挖出部分的遺址。
2019/06/15
伊斯蘭教又稱回教,是世界三大宗教(基督教、佛教、伊斯蘭教)之一,依據2016年的統計資料,土耳其有83%人口信仰伊斯蘭教,是土耳其的主要宗教。伊斯蘭教的信徒稱作穆斯林,他們被嚴格禁止食用豬肉製品和酒。在一個穆斯林的國度,想當然耳食無「豬」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