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/12/23(三)

倒風內海故事館有引人注意的傾斜外觀,是一座融合了閩式及平埔族式的建築,象徵漢人與平埔族文化的交流;其傾斜的造型和牆面的波紋,有船隻出航的意象。

 

1(1).jpg

倒風內海故事館。

 

倒風內海故事館有三個樓層,一樓展示出土文物,還有倒風內海情境體驗區,二樓是麻豆港傳說和考古典藏室,三樓以倒風內海為主題,詳述倒風內海的歷史和人文。

 

2(1).jpg

倒風內海情境體驗區。

 

2(2).jpg

站在體驗區的船頭,想像身處400年前倒風內海的景象。

 

不管甚麼時代,只要有人生活,就會有垃圾產生,人們把垃圾集中一處形成垃圾堆。古代遺留下來的垃圾堆,在考古學上的專用術語叫「灰坑」,因為灰坑聚集了各種古代遺物,提供過去人類的生活和文化等重要的考古訊息。

就在情境體驗區旁邊牆上,有兩塊西寮遺址界牆,是約600~3500年前包含蔦松文化早期至大湖文化晚期的史前文化層,界牆斷面上有灰坑與貝塚遺跡。

 

2.jpg

西寮遺址界牆。

 

5(1).jpg

界牆斷面上的灰坑與貝塚遺跡,是蔦松文化常見的遺跡現象。

 

5(2).jpg

界牆斷面上的灰坑與貝塚遺跡,是蔦松文化常見的遺跡現象。

 

距今6000到10000年前,今日嘉南平原是汪洋海域,後來海岸線略有後退,加上古曾文溪、急水溪、八掌溪從山區帶來大量泥沙沖積,以及陸地逐漸隆起,台灣西南平原逐漸形成,又因為曾文溪帶來的沖積量特別大,逐漸延伸將台灣西南沿海劃分成兩大海域,加上外海的沙汕,形成了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。

考古學者依照使用的器物,區分人類文化發展的時代。依據考古資料證實倒風內海邊緣,有使用繩紋陶器的牛稠子文化(距今3300~4300年前)人群居住,大湖文化(距今1900~3300年前)人群依然分布在內海邊緣以及內海的港汊。

 

6(1).jpg

除了倒風內海情境體驗區,一樓的另一側是出土文物展示區。

 

10(3).jpg

古文物出土區域。

 

34.jpg

南瀛史前遺址分布圖。

 

7(1).jpg

出土文物展示區。

 

6.jpg

民國96年水崛頭港域,挖掘出完整的「馬」動物遺骸。

 

8.jpg

民國60年挖掘出的古銅炮,根據「熱蘭遮城日誌」1638年2月7日記載,以及考古遺址試掘結果,顯示是17世紀的銅炮,可能和荷蘭時期的麻豆社有關。

 

10(1).jpg

黃色虛線內左上角龱的記號,是古銅炮的出土地點。

 

水崛頭遺址年代約距今2300~2700年前,考古發掘出土以雲母蛤為主的貝塚,推測當時的人,應該居住在距港汊不遠,且地勢較高的陸地,時常在海岸邊或港汊活動,採拾河海資源。

 

11(1).jpg

水崛頭大湖文化貝塚。

 

11.jpg

圖左上的青銅鏃是水崛頭遺址大湖文化層灰坑出土的文物,屬於外來器物,說明當時人們和外界已有交通往來。

 

12.jpg

 

13.jpg

 

 故事館的二樓是麻豆港傳說和考古典藏室。麻豆港傳說詳細標記水崛頭遺址大事記,圖解早期平埔族在糖廍製糖情況,當年的水崛頭橋碑也在這裡展示。

 

14(1).jpg

麻豆港傳說。

 

2019-03-30 051 (2).jpg

早期平埔族製糖,是用牛力帶動製糖蔗車(石車)旋轉榨汁。

 

16.jpg

這兩個圓形石磨是石車。

 

17.jpg

製糖石車的軸心。

 

14.jpg

原始的水崛頭橋碑。

 

看過麻豆港傳說走向考古典藏室,撇建牆上一幅清朝時期蔴荳港意象圖的大型壁畫。

 

18(1).jpg

清朝時期蔴荳港的意象圖。

 

18(2).jpg

考古典藏室。

 

走上三樓,介紹日本藝術家杉原信幸「貝之船-編織•神話•西拉雅」的大型海報就在樓梯口。杉原信幸致力於與自然環境連結的藝術創作,貝之船系列作品的發想,來自「總爺糖廠」和「蔴荳古港」,利用牡蠣殼和蚌殼,打造出白色的船及褐色的小船,旨在串連倒風內海的古老傳說,喚起人們對古老海洋的記憶。

 

29.jpg

三樓樓梯口的大型海報。

 

從樓梯口轉身往內走,左邊牆上展示的是「康熙台灣輿圖」台南地區的部分。

「康熙台灣輿圖」繪製於大清康熙年間(確定時間不詳),橫長536公分,縱寬66公分,是現存最早的單幅彩繪卷軸台灣全圖。本圖範圍南起「沙馬岐頭(今恆春半島)」,北至「雞籠城(今基隆港外和平島)」,東到山地,西至海洋,包括岸外的島嶼沙洲,包含了整個台灣西部地區,不含現在宜蘭、花蓮、台東、和屏東縣的東海岸一帶。

「康熙台灣輿圖」為橫向長條卷軸,圖左為北,圖右為南,以傳統山水技法繪製,寫實描繪台灣西部由南到北的山川地形、行政兵備部屬、道路與城鄉生活等自然景物及人文景觀。

 

18(3).jpg

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的康熙台灣輿圖(台南地區)。

 

18(4).jpg

 

進到展示區,一眼看見日本藝術家杉原信幸的貝之船。

 

26.jpg

貝之船。

 

28.jpg

杉原信幸的另外兩件創作,擺在另外一邊的展示區。

 

29(1).jpg

我覺得杉原信幸那條龍,創作靈感應該是來自這個龍像出土文物。

 

三樓是倒風內海故事區,除了展示出土文物,四周牆面用圖文詳述,1.從滄海變桑田,倒風內海的形成過程;2.水崛頭遺址的大發現;3.原住民西拉雅族的文化與生活;4.荷蘭、明鄭、清朝乃至倒風內海消失後的歷史更迭現象;5.倒風內海的昔日產業和今日物產;6.昔日倒風內海區域的今日景觀與民俗活動等等。

 

21.jpg

 

22.jpg

 

23.jpg

 

西拉雅是母系社會,男性年滿20歲才可以結婚,要入贅到女方家庭,令我訝異的是西拉雅社會嚴格限制,婚後婦女35歲以後才可以生育。詢問館方人員釋疑,說是文獻就是如此記載(甚至還有更大齡限制的資料),說是以前環境好、空氣佳、沒有被汙染(指外人遷徙來台,原住民與之通婚,血統被混合)。

 

24.jpg

 

27.jpg

 

28(1).jpg

各旗幟標示的地點,在台南區域的位置。

 

是不是很有趣 ? 想不想也來一趟蔴荳古港文化園區,順訪倒風內海故事館 ?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正能量 的頭像
    正能量

    火龍果賴賴趖

    正能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