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7/29(一)
倫敦位於泰晤士河(River Thames)流域,是英國的首都,也是英國最大的城市,在這次英國&愛爾蘭旅程的末端,行程終於來到這個在1831年-1925年間世界最大的城市。
西元43年,羅馬人來到大不列顛島,沿著泰晤士河建造了倫蒂尼恩(Londinium),後來稱為倫敦(London),也稱為羅馬倫敦。西元61年,倫蒂尼恩遭到襲擊摧毀,羅馬人重建城鎮。一世紀後期,倫蒂尼恩擴展迅速,並於西元100年成為羅馬不列顛的首府。
早期羅馬倫敦僅佔地1.4平方公里,是一個小城市,人們居住在羅馬人建造的城牆內。倫敦城周圍有許多村莊,漸漸地居民越來越多,這些村莊以羅馬倫敦為核心匯聚成一個大城市。現在,倫敦市(2.9平方公里)只是大倫敦都會區的一小部分,而「倫敦」通常是指包含倫敦市和其他32個倫敦自治市,其中「倫敦市」和「西敏市」是大倫敦各區中兩個擁有「城市」地位的區。
西敏市是英國大倫敦轄下的自治市,位於泰晤士河北岸,擁有許多的公園和開放空間,西敏宮、西敏寺、白金漢宮和大笨鐘......等有名景點都在此區內。
國會廣場(Parliament Square )是位於西敏市的一個廣場,中間是開放式的廣闊綠地,立法機構、行政機構、司法機構和西敏寺都在廣場的周圍,有12座著名政治家的雕像矗立在廣場邊,這裡不僅是倫敦的旅遊景點之一,也是示威集會和抗議活動的地點。
國會廣場。
兩次出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(1874年-1965年),是20世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,在英國國內擁有極高的評價和聲望。
印度國父聖雄甘地(1869年-1948年),以公民不服從、不合作和絕食抗議等非暴力運動,帶領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。
南非第一位由全面代議制民主選出的元首曼德拉(1918年-2013年),任內他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制度、實現種族和解與消除貧困不公。
米利琴特-費塞特女爵士(Dame Millicent Garrett Fawcett,1847年-1929年)是一位女權運動者,是20世紀初英國女性參政平權的重要推手之一。
西敏寺(Westminster Abbey)是西敏聖彼得協同教堂(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)的通稱,位於倫敦市中心的西敏市,是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,大多數的英國國王加冕登基或是死後安葬都在這裡。
傳說西敏寺在塞伯特國王(Saberht,Sæberht of Essex,統治期間604年-616年)時期就已經建成,最初是建在泰晤士河的一個小島上。1045年至1065年間懺悔者愛德華重建西敏寺,並於1065年12月28日完成。1245年亨利三世為了紀念愛德華再次啟動重建工作,但大部分工作是在理查三世時期完成,重建工作從1245年開始,直到1517年完成,期間長達二百多年。
西敏寺。
1998年起,西敏寺的大門上方,設置了十尊二十世紀期間,來自世界各地基督教殉道者的塑像。
西敏寺參觀入口的長廊。
西敏寺參觀入口(裡面禁止拍照)。
16世紀,英國的海洋強權開始崛起,隨著殖民地的增加,19世紀初期,英國的殖民地面積超越西班牙,成為世界第一。1815年,滑鐵盧戰役勝利後,英國成為歐洲霸主。第一次工業革命後,英國更是掌控歐洲的經濟命脈,加上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,控制各個大陸的重要城市及經濟,英國主導國際事務達100年之久,這段時期也被稱為「不列顛治世」,但是還是有衝突存在,其中包括1853年-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,和1857年-1858年的印度民族起義。
西敏公學(Westminster Schol)創建於1179年,是西敏寺附設的學校,位於西敏寺的附近,在西敏公學正門的廣場上,矗立著「西敏學者紀念碑(Westminster Scholars War Memorial)」,這個紀念碑
就是紀念曾經在西敏公學接受教育,而於1854年至1859年間克里米亞戰爭和印度民族起義兩次戰役犧牲的勇士。
西敏學者紀念碑矗立在西敏公學正門的廣場。
西敏公學位於西敏寺的附近。
白金漢宮(Buckingham Palace)坐落於大倫敦的西敏市,是英國君主位於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所。1703年至1705年白金漢公爵建造「白金漢屋」,構成現在白金漢宮的主體建築。1761年,喬治三世買下白金漢屋,作為一處私人寢宮,此後宮殿持續擴建超過75年,建築師設計了三側建築將中央庭院圍繞。1825年,喬治四世將白金漢屋更名為「白金漢宮」,1837年,維多利亞女王登基,英國王室從聖詹姆士宮遷往白金漢宮,白金漢宮成為英國王室正式的宮殿。1992年,溫莎城堡發生火災,為了籌建溫莎城堡的修復經費,白金漢宮的主要大廳向公眾開放,而每天的衛兵交接,成為旅客造訪倫敦必看的文化景觀。
白金漢宮。
大家翹首以待衛兵交接儀式(正確的說法,是交接結束、衛兵隊伍自白金漢宮繞場離開)。
前導騎警。
皇家樂隊。
白馬騎警押後。
唐寧街10號(10 Downing Street)傳統上是英國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,1905年起,第一財政大臣的職務皆由英國首相兼任。現在,普遍認為唐寧街10號是英國首相的官邸。
看過白金漢宮衛兵交接,前往吃午餐的途中,經過唐寧街10號和特拉法加廣場(Trafalgar Square)。特拉法加廣場上,為紀念1805年捐軀於特拉法加海戰(Battle of Trafalgar)的霍雷肖-納爾遜將軍,建於1840年至1843年,高51.59公尺,達特穆爾花崗岩材質,科林斯柱式的納爾遜紀念柱(Nelson's Column)是特拉法加廣場最突出的存在。
唐寧街10號是英國首相的官邸。
高聳的納爾遜紀念柱是特拉法加廣場最突出的標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