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2/07(二)
涼蔭下,一邊吃著福隆懷舊便當,一邊欣賞太平洋和龜山嶼的美麗風光,悠閒愜意。
吃飽飯,車子繼續在台2線上奔馳,沿途欣賞台灣東北角的海岸風光,最後來到三貂角。
東北角的海岸風光。
據傳西元1626年西班牙船艦到台灣東北角的海域,為了方便記載航海日誌,以拉丁文將此地命名為「San Diego」(聖地牙哥),後來當地先民將此音譯為閩南語「三貂角」沿用至今。
西元1929年(昭和4年)及1931年(昭和6年)日本船隻「撫順丸」和「華南丸」,先後在三貂角附近海域遭遇船難沉沒,台灣總督府決定於三貂角興建燈塔,1935年(昭和10年)燈塔完工亮燈。二次大戰期間,燈塔曾遭盟軍轟炸受損,直到民國35年(1946年)修復繼續發光。
三貂角是台灣最東境的岬角,三貂角燈塔是台灣最東的燈塔,燈塔旁邊高聳的大圓球建築,是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的三貂角雷達台。
圖右的大圓球建築是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的三貂角雷達台。
燈塔旁的圓形涼亭。
三貂角燈塔最早的燈器是三等煤油白熱燈,所以燈塔旁建有倉庫堆放燃油,1942年燈器改為三等旋轉透鏡電燈,燃料倉庫閒置。2010年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,將閒置多時的倉庫,改造成類似歐洲風格的教堂建築,稱之為「三貂角教堂」。
圖中間的建築就是三貂角教堂。
交通部航港局三貂角燈塔大門。
三貂角燈塔高16.5公尺,燈高(高潮面至燈火中心)100.6公尺,外觀是以圓塔作為頂部的白色建築,頂層外有環繞陽台。
三貂角燈塔。
在燈塔外圍遠眺海面。
三貂角燈塔。
我國的燈塔業務,在民國102年元旦前歸海關管理,而海關業務歸屬於財政部關稅總局。為配合財政部施行新組織架構,自民國102年元旦起,關稅總局合併關政司升格為「財政部關務署」,同時將燈塔等助航設備業務移交交通部航港局管轄。
三貂角燈塔的主體下設有展覽室,展示燈塔相關史料、珍貴圖片及數位影像資訊等。
民國36年國防部和財政部的聯合公告,內容大概是當時部隊對燈塔有干擾的情事,因此下達指示禁止。當時燈塔屬於財政部的海關業務,所以是國防部和財政部聯合佈告。
綠色不列等燈 : 防波堤燈杆用燈籠及透鏡。
數位影像資訊推播系統。
利用數位影像資訊推播系統製作的明信片。
展覽室參觀完畢,走出戶外,轉往台灣本島極東點巡禮。
三貂角教堂前面有往極東觀景台的指示標誌。
在往極東點觀景台的步道上仰望燈塔。
前方就是極東點觀景台。
台灣本島極東點位於東經119度59分5秒、北緯25度30分37秒,如圖所示在海面的礁石上。
台灣本島極東點對照圖。
遠眺極東點全景。
離開三貂角燈塔來到卯澳海洋驛站,富含膠質及膳食纖維的石花凍是來這邊的必買品。
卯澳海洋驛站。
桌上那一罐就是石花凍(哈,忘了拍)。
留言列表